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STEAM课堂 | 与海棠花园小学航模班一起,自制“空气动力船”

更新时间:2019-03-28   浏览量:45
【字体: 】          打印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船——独木舟(把一根圆木中间挖空)。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在后来的中国,造船技术发展飞速。商代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到了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

 

 

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8世纪,欧洲出现了用蒸汽或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船。

 

 

如今,人们用太阳能和喷气式发动机作为船的动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惊,最高时速已经可以达到500千米以上。

 

 

 

了解了我国乃至世界“船”的发展史,今天,宋老师将带领航模班的同学们一起,自制空气动力船。

 

 

什么是“船”?何谓“船模”?这些都难不倒我们航模班的同学们。那么,什么是“空气动力船”呢?空气动力船是一种运用空气动力学、采用空气螺旋桨推动,不受行驶环境限制的高机动船艇。接下来,宋老师利用两段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空气动力船”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了空气动力船的原理及应用之后,就进入今天的主题——自制空气动力船。

首先,由班长协助宋老师给同学们分发制作材料。

 

 

材料:砂纸、马达、开关、配件板、白乳胶、木板船身、电池盒、桨叶、泡沫船体、染料

 

宋老师将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给同学们讲解完后,接下来就是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啦。

 

亲自动手做实验大概是同学们上航模课最大的乐趣了,每次课前都会有同学来问“老师,今天做实验吗”,而做实验时候的他们更是认真专注。

 

只有亲自动手才知道,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小船,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老师,我的胶水失控了,流得停不下来了”、“老师,马达上的线怎么接呀”“老师,你帮我看看我的船舱组装的对不对?”伴随着同学们稚嫩的提问声,本次课也临近尾声。

 

最终,在宋老师的帮助下,来自六年级四班的郑嘉乐同学最先完成空气动力船制作并且试航成功。紧接着,其他同学也在老师的帮助下陆续完成制作和试航。

 

 

本次《空气动力船》课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安装和调试空气动力船。本次课主要运用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知识点,利用桨叶转动产生的作用力与空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小船向前行驶。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编辑:安徽明思科技       
分享:
Baidu
sogou